上原浩治生涯兩度對決王建民 雅典奧運遭陳金鋒三分砲 - 棒球新聞

By Madame
at 2019-05-20T13:57
at 2019-05-20T13:57
Table of Contents
記者路皓惟/綜合報導
日美通算「百勝、百救援、百中繼」的日籍名投上原浩治,於台北時間20日宣布引退
,過去曾兩度同場對決的王建民則是尚未宣布退休,坦言還很想念打球的感覺。過去
兩人在2004年雅典奧運、大聯盟賽場對決的畫面,也成為台灣球迷難忘的回憶。
回顧2004年的雅典奧運中華隊對日本之戰,當年王建民還是個剛升3A的投手,而上原
浩治已是日職讀賣巨人王牌,該場比賽王建民主投6.2局失3分,上原主投7局失3分,
表現不相上下。
王建民最快球速達155公里,前6局被日本隊敲出5支安打無失分,但7局下因黃忠義守
備瑕疵,讓藤本敦士和福留孝介接連安打失掉1分,隨後被高橋由伸轟出兩分砲,戰局
變成3比3平手。
那一場奧運台日大戰,上原浩治丟掉3分,被陳金鋒轟了一支石破天驚的三分砲,中華
隊一度取得領先,這發三分砲也成為陳金鋒國際賽生涯最具代表性的全壘打之一,可
惜最終中華隊在延長賽落敗。
兩人在奧運生涯首度對決後,相隔5年(2009年)於大聯盟賽場迎來第2次對決,已是
洋基王牌的王建民睽違300天傷癒復出,而上原浩治則是迎來大聯盟初登板。此戰王建
民3.2局被敲9安丟7分吞敗,上原主投5局被打5安打,僅1分責失,拿下大聯盟生涯首
勝。
以「雜草魂」為座右銘的上原浩治,去年達成日美通算「百勝、百救援、百中繼」,
1999年至2018年期間,日職112勝、美職22勝,共134勝;日職33次、美職95次,共128
次救援成功;日職23次、美職81次,共104次中繼成功。
至於王建民雖然自2016年後就未曾正式比賽,近幾年多擔任客座教練,但他始終沒有
鬆口「退休」二字,他坦言自己還想念比賽的感覺,「捨不得離開球場,所以選擇不
說,如果還有機會,依舊想繼續打球。」
https://sports.ettoday.net/news/1448441
--
日美通算「百勝、百救援、百中繼」的日籍名投上原浩治,於台北時間20日宣布引退
,過去曾兩度同場對決的王建民則是尚未宣布退休,坦言還很想念打球的感覺。過去
兩人在2004年雅典奧運、大聯盟賽場對決的畫面,也成為台灣球迷難忘的回憶。
回顧2004年的雅典奧運中華隊對日本之戰,當年王建民還是個剛升3A的投手,而上原
浩治已是日職讀賣巨人王牌,該場比賽王建民主投6.2局失3分,上原主投7局失3分,
表現不相上下。
王建民最快球速達155公里,前6局被日本隊敲出5支安打無失分,但7局下因黃忠義守
備瑕疵,讓藤本敦士和福留孝介接連安打失掉1分,隨後被高橋由伸轟出兩分砲,戰局
變成3比3平手。
那一場奧運台日大戰,上原浩治丟掉3分,被陳金鋒轟了一支石破天驚的三分砲,中華
隊一度取得領先,這發三分砲也成為陳金鋒國際賽生涯最具代表性的全壘打之一,可
惜最終中華隊在延長賽落敗。
兩人在奧運生涯首度對決後,相隔5年(2009年)於大聯盟賽場迎來第2次對決,已是
洋基王牌的王建民睽違300天傷癒復出,而上原浩治則是迎來大聯盟初登板。此戰王建
民3.2局被敲9安丟7分吞敗,上原主投5局被打5安打,僅1分責失,拿下大聯盟生涯首
勝。
以「雜草魂」為座右銘的上原浩治,去年達成日美通算「百勝、百救援、百中繼」,
1999年至2018年期間,日職112勝、美職22勝,共134勝;日職33次、美職95次,共128
次救援成功;日職23次、美職81次,共104次中繼成功。
至於王建民雖然自2016年後就未曾正式比賽,近幾年多擔任客座教練,但他始終沒有
鬆口「退休」二字,他坦言自己還想念比賽的感覺,「捨不得離開球場,所以選擇不
說,如果還有機會,依舊想繼續打球。」
https://sports.ettoday.net/news/1448441
--
Tags:
新聞
All Comments
Related Posts
不想拖累球隊上原浩治44歲引退 複雜情緒與球迷告別

By Ophelia
at 2019-05-20T13:56
at 2019-05-20T13:56
克服17人傷兵潮 洋基擊潰光芒攻頂美東龍頭

By Caitlin
at 2019-05-20T13:54
at 2019-05-20T13:54
普伊格飛進界外區美技接殺 左肩重擊護墊滾2圈傷退

By Brianna
at 2019-05-20T13:53
at 2019-05-20T13:53
LamiGirls籃籃、菲菲「香汗噴發」 挑戰UA武裝制霸

By Victoria
at 2019-05-20T13:52
at 2019-05-20T13:52
桃猿動紫趴第九彈!黃小琥6月1日重磅開唱

By Delia
at 2019-05-20T13:51
at 2019-05-20T13:51